選單

Google 搜尋 AI 模式(AI Mode)來了:從「關鍵字」到「對話式答案」的 SEO 新規則

Google 搜尋 AI 模式(AI Mode)來了:從「關鍵字」到「對話式答案」的 SEO 新規則

目錄

你最近在 Google 搜尋資料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多了一個「AI 模式(AI Mode)」的選項?這不是單純的外觀更新,而是 Google 把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接進搜尋的全新體驗:你可以像聊天一樣提問,AI 會直接整合網路內容給出答案,還能繼續追問。

AI 模式 2025 年 3 月於美國率先公開、5 月 I/O 後於美國全面開放,8 月擴大到180 個國家與地區(以英語為主),而繁體中文版本已於 2025 年 10 月初正式在台灣上線Taipei Times+4blog.google+4Search Engine Land+4


什麼是 AI 模式(AI Mode)?一分鐘看懂

  • 對話式搜尋:不只給連結清單,而是直接回答,並附上可深入閱讀的來源連結;你可連續追問、延續脈絡。Google 支援
  • 進階推理:AI 會把你的問題拆成子題(查詢扇出 / Query fan-out),平行檢索後再整合。Google 支援
  • 多模態互動:可用文字、語音、圖片、相機即時畫面提問(視覺搜尋強化)。blog.google
  • 代理能力(測試中):在美國實驗「幫你找餐廳並帶你完成訂位流程」。The Verge+1

如何開啟/使用

  • 搜尋後切到上方的 「AI 模式」分頁,或直接前往 Google 提供的入口;部分裝置可於 Search Labs 開啟/關閉。Google 支援+2Google 支援+2

AI Mode、AI Overviews、傳統搜尋:差在哪?

項目AI Mode(AI 模式)AI Overviews(AI 摘要)傳統搜尋
呈現方式對話式整合答案,可追問搜尋結果頂部的一次性摘要連結清單
互動多輪對話、延續脈絡提示幾個後續問題每次查詢獨立
資料蒐集子題拆解+平行檢索單次檢索與摘要排名依演算法
多模態文字/語音/圖片/相機以文字為主以文字為主
目前進展全球擴張、繁中落地台灣既有功能持續優化既有功能

這對 SEO 代表什麼?三件已經發生的改變

  1. 「被引用」比「排第幾」更關鍵
    AI Mode 的答案會嵌入來源連結,但排序不等同傳統 SERP;你的內容即使沒在第一頁,只要權威、完整、易抽取,仍可被選為引用來源。Google 支援
  2. 零點擊搜尋上升、點擊品質提高
    更多問題在搜尋頁就被「解答」。許多第三方觀察到資訊型內容 CTR 下滑;同時 Google 強調來自搜尋的整體點擊品質提升(點進來的人意圖更強)。(此點綜合產業報導與 Google 對趨勢的說法;請把 KPI 焦點拉回轉換與高意圖內容。) Reuters
  3. 語意與結構贏過單點關鍵字
    AI 會把問題拆題、跨站蒐集;因此能被「拆取」與「重組」的結構化內容(標題層級、FAQ、表格、Schema)將更吃香。Google 支援

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實戰:讓你的內容成為 AI 的「原料」

我們給客戶的一套 4×3 操作面板(可直接執行):

A. 內容策略(Content)

  • 主題叢集(Topic Cluster):以核心主題 + 子題 FAQ 方式產出(每節皆能獨立回答一個問題)。
  • E-E-A-T 可見化:作者簡介、資歷、編修流程、引用來源全公開。
  • 在地化與第一手經驗:實測數據、案例截圖、流程照,強化「可驗證性」。

B. 結構與標記(Structure)

  • 標題階層:H1=主題、H2=子題、H3=步驟/清單;段落 60–120 字為宜。
  • FAQ 區塊:每題 80–150 字(像「微型答案卡」)。
  • SchemaArticleFAQPageHowToProduct/Review(視頁型);Organization/LocalBusiness 實體資訊要完整(地址、電話、營業時間、Geo)。
  • 表格與要點清單:幫助 AI 快速抽取與比較。

C. 體驗與資產(Experience)

  • 多模態素材:示意圖、情境照、截圖教學(圖片 altcaption 與檔名要語意化)。
  • 下載資源:清單、模板、Calculator(提升被收藏與外部引用機率)。
  • 頁內導流:把「下一步」寫清楚(諮詢、試算、報價範例)。

D. 站外訊號(Off-site)

  • 高品質提及:業界媒體、協會網站、學校與政府計畫頁(含「無連結提及」)。
  • 社群討論:論壇/社團的第一手經驗分享(Reddit/Quora 海外;台灣可對應 PTT/巴哈/臉書社團/小紅書)。
  • 知識圖譜一致性:GMB/地圖/目錄檔案的 NAP 資訊一致。

常見問題(FAQ)

Q1:AI Mode 會不會把我流量都吃掉?
A:對「純資訊型、可一句話講完」的題材,點擊確實會被分流;但對有決策意圖的查詢,AI 反而像「預篩器」,讓點進來的人更精準。優化策略:把內容往可執行的步驟、案例、在地資訊與工具化資產前進。Reuters

Q2:我該先做哪一頁?
A:優先處理「高毛利/高轉換」的商業頁(服務、關鍵產品、預約),再回補資訊型頁面(指南、比較、FAQ)形成閉環。

Q3:怎麼確認自己被 AI Mode 引用?
A:以核心關鍵字在 AI Mode 多次測試,觀察答案下方/側邊的引用卡,並每月記錄品牌被提及與域名出現次數,同時交叉比對 Search Console 的頁面轉化。Google 支援

Q4:技術上我需要做什麼?
A:檢查 Article/FAQPage/HowTo/LocalBusiness/Product Schema、校正 H1–H3、建立圖片 altcaption 規範、表格化關鍵資訊、導入作者卡與編輯政策、清查站外目錄 NAP 一致。

如果你不確定該怎麼做,或想檢視網站是否容易被 AI 引用(內容、結構、Schema、站外訊號),歡迎與康思迅數位預約 30 分諮詢,建立可落地的 GEO 策略與執行清單。

相關行銷神經細胞
    加 Line 獲得免費線上資產健檢!
    你就是業界的隱形冠軍嗎?我們全力幫助你!
    加 Line 獲得20分鐘免費線上資產健檢!
    你就是業界的隱形冠軍嗎?我們全力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