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Google AI Overviews 運作方式深度解析|白話理解 RAG 與企業啟示

目錄

為什麼你需要理解 AIO 的「筆記邏輯」?

過去二十年,Google 搜尋的遊戲規則幾乎沒有太大變動:只要你的網站能排到首頁第一,流量和生意就會自然湧入。
但是 2023 年後,隨著 AI Overviews(簡稱 AIO) 的出現,這個規則徹底改變。

現在使用者搜尋時,Google 會先讓 AI 幫忙整理答案,放在最上方,附上引用的來源。很多老闆發現:

  • 明明排名第一,點擊卻掉了 50%
  • 內容被 AIO 摘要走,卻沒有附上品牌連結
  • 流量下滑,廣告成本卻不斷上升

這不是你行銷做錯了,而是 搜尋生態系的根本轉變。要在新時代被看見,第一步就是搞清楚 AIO 的運作邏輯:它其實就是一個「AI 邊查資料、邊做筆記」的過程。


RAG(檢索增強生成):AI 的「邊查邊寫」能力

白話理解 RAG

AIO 的核心技術叫做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白話來說,RAG 就像請了一個研究助理:

  • 當你問一個問題,他不會憑空亂回答
  • 他會先去圖書館翻找相關書籍
  • 再做重點筆記,最後整理出一份報告給你

四個關鍵步驟

  1. 索引階段:Google 先把網路上的資訊轉成「向量」存進資料庫,就像幫整個網路建立一個可檢索的知識庫。
  2. 檢索階段:使用者輸入問題後,系統會抓出最相關的文件,就像在圖書館找到幾本合適的書。
  3. 增強階段:把使用者問題與找到的資料結合,形成 AI 可以理解的提示。
  4. 生成階段:AI 用自然語言輸出一個有邏輯的答案。

案例比喻

假設一位製造業老闆想知道「醫療級塑膠射出需要符合哪些標準?」

  • 傳統搜尋:你必須自己去翻 ISO 網站、醫材協會、政府公告,一篇篇對照。
  • AIO 搜尋:AI 幫你快速整合「ISO 13485、FDA 要求、常見測試規範」,並附上來源連結。

👉 企業啟示:如果你的內容不夠專業或不在 Google 的知識庫裡,就算你有 SEO 排名,也可能完全沒有曝光機會。


Google AIO 的六大運作步驟

步驟系統動作白話說明企業啟示
1. 理解搜尋意圖AI 分析查詢語義與上下文例如搜尋「苗栗親子民宿」,AI 推測你需要遊戲室、早餐、停車等資訊內容必須涵蓋延伸需求,不只回答問題表面
2. 檢索資訊抓取從索引資料庫中找出高品質來源Google 優先抓取權威網站和高點擊率內容關鍵字不足,必須有明確專業特色
3. AI 整合生成Gemini 模型整合多個來源重點整合 TripAdvisor、KKday、官方資訊成流暢摘要文章要有架構,方便 AI 抽取重點
4. 提供參考來源在摘要下方附上來源連結提高可信度,方便用戶驗證被引用比排名更重要
5. 系統優化學習分析用戶點擊或忽略行為大家常點的來源,會被提升權重網站體驗、標題吸引力會影響被點擊率
6. 多模態理解能力分析圖片、影片、地圖等非文字資訊例如「如何打領帶」會整合 YouTube 教學需要圖文並茂,多媒體內容才有被引用機會

Google 如何選擇引用來源?E-E-A-T 準則

四大標準

  1. Experience(經驗):有沒有第一手經驗?
  2. Expertise(專業性):內容是否由專業人士撰寫?
  3. Authoritativeness(權威性):網站是否在該領域有公信力?
  4. Trustworthiness(可信度):資訊是否準確、可驗證?

案例

  • 健康資訊:AI 會優先引用 Mayo Clinic、哈佛醫學院,而非一般部落格
  • 旅遊資訊:有 Google Maps 評價的民宿,比沒評論的更容易被收錄

👉 啟示:企業必須打造 專業可信的內容,而不是「只會寫行銷文案」。


AIO 的完整流程範例:搜尋「如何降低膽固醇」

  1. 查詢理解:AI 知道這是健康議題,可能需要飲食、運動、藥物資訊
  2. 來源檢索:優先選擇醫學期刊、權威醫院網站
  3. E-E-A-T 驗證:檢查作者背景、機構可信度
  4. 內容整合:整合共識,例如「少吃飽和脂肪、多攝取纖維」
  5. 生成摘要:提供清單式答案,附上來源
  6. 品質檢核:確保不會出現危險的醫療建議

👉 啟示:如果你是診所、保健食品品牌,必須讓內容帶有「專業背書」,否則完全不會被引用。


2025 年最新技術更新

Gemini 2.5 三款版本

  • Pro:深度推理模式,支援 100 萬 token 上下文
  • Flash:高速處理,適合即時搜尋
  • Lite:成本效益高,適合大規模應用

AI Mode 搜尋

  • AI Overviews:適合快速了解重點
  • AI Mode:適合需要推理、比較、深入探討的問題

多語言支援

AIO 已支援 40 多種語言,2025 年 5 月正式支援中文,台灣也全面上線。

👉 啟示:AIO 已經是 台灣市場的日常,不是未來趨勢。


AIO 對流量的衝擊

數據統計

  • 全球 CTR 平均下降 30%
  • 第一名點擊率從 7.3% → 2.6%
  • 媒體新聞網站流量掉 17%-79%
  • 電商、SaaS 平均掉 15%

案例

  • 美國一間新聞網站,因 AIO 導致流量下降一半
  • 電商平台發現「比較文章」都被 AI 摘要走,導致購物車轉換率下降

👉 啟示:SEO KPI 不能再只看「排名與流量」,而要新增「AI 可見度」作為新指標。


專家觀點與可靠性分析

Google 官方立場

  • AIO 準確率與特色摘要(Featured Snippets)相當
  • 採用檢索增強生成(RAG),大幅降低幻覺問題

研究觀點

  • 相較於 OpenAI 模型 40% 的錯誤率,Google AIO 錯誤率更低
  • 但錯誤一旦發生,影響可能很嚴重(例如錯誤醫療建議)

👉 啟示:企業應該主動提供正確、專業的資訊,增加「被引用」的機率,並避免 AI 出錯時品牌缺席。


Q&A:企業最常問的五個問題

Q1:我的網站 SEO 排第一,為什麼還是沒有流量?
A1:因為 AIO 會先顯示摘要,使用者很多時候「看完就走」,不一定點進第一名。重點不只是排名,而是能否被 AI 引用。

Q2:怎樣的內容才容易被 AIO 收錄?
A2:必須符合 E-E-A-T(經驗、專業、權威、可信)。具體做法:

  • 在官網加入作者資訊(專業背景)
  • 引用研究或真實案例
  • 維持定期更新,保持內容新鮮度

Q3:AIO 摘要裡的來源能否影響品牌曝光?
A3:可以。雖然流量下降,但被引用的品牌會獲得「信任背書」,尤其在醫療、金融、旅遊領域特別關鍵。

Q4:中小企業要投入多少預算才能跟上 AIO?
A4:不需要像大企業一樣投數百萬,但至少要做三件事:

  1. 建立專業官網
  2. 定期產出高品質內容
  3. 建立評論和口碑證據(Google Map、第三方平台)

Q5:AIO 會取代 SEO 嗎?
A5:不會,但 SEO 的重點已經改變。從「排名」轉向「可引用性」與「品牌信任」。SEO 不會消失,而是升級成 AI S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GEO)


Google AI Overviews 的本質,就是 「AI 幫你查資料,幫你做摘要」
它不是取代搜尋,而是改變搜尋的入口。

對企業來說,關鍵問題已經不是:

我有沒有排名第一?
而是:

  1. 我的內容能不能被 AI 看見?
  2. 我的品牌能不能進入 AI 的懶人包?

👉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網站有沒有機會被 AIO 收錄,我們康思迅數位可以幫你做 「AI 搜尋可見度檢測」,協助你在 AI 搜尋時代搶佔先機。

相關行銷神經細胞
    加 Line 獲得免費線上資產健檢!
    你就是業界的隱形冠軍嗎?我們全力幫助你!
    加 Line 獲得20分鐘免費線上資產健檢!
    你就是業界的隱形冠軍嗎?我們全力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