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AI Overviews 被稱為「SEO 的地震」?
Google 在 2024 年 5 月全面推出 AI Overviews (AIO),並在 2025 年支援中文。這個看似只是搜尋結果頁上的一個新框架,實際上卻引發了一場數位行銷界的「強震」。
過去,網站流量的核心規則很簡單:排名越高,流量越多。但在 AIO 時代,用戶搜尋時,Google 直接生成一段 AI 摘要,把答案呈現在頁面最上方。結果是——很多人不再需要點進網站。
對企業來說,這不是演算法微調,而是一場「遊戲規則重寫」。就像商圈搬家,原本的黃金門市,一夕之間可能門可羅雀。
AIO 上線後,網站自然流量的急遽變化
CTR 的災難性下跌

研究顯示,AIO 上線後,傳統搜尋結果的 CTR(點擊率)出現前所未有的下滑:
- 第一名:從 28% → 19%,下跌 32%
- 第二名:從 20.83% → 12.60%,下跌 39%
- 前五名:平均下降 17.9%
- 前十名:整體平均下滑超過 34.5%
這對仰賴搜尋流量的網站而言,是直接的「流量腰斬」。
品質 vs 數量的矛盾
有趣的是,雖然總流量減少,但留下來的點擊往往帶有更強的行動意圖。
- 轉換率:AI 搜尋訪客的轉換率比傳統搜尋高出 4.4 倍。
- 品牌搜尋:品牌關鍵字 CTR 反而 成長 18.7%,代表 強勢品牌受惠。
零點擊搜尋的爆發式成長
60% 搜尋不再點擊
「零點擊搜尋」指的是使用者直接在搜尋結果頁獲取答案,而不點擊任何網站。這個比例在 AIO 推出後急速攀升:
- 2024 年初:56%
- 2025 年 3 月:美國地區 67.2%
- 2025 年 5 月:新聞搜尋零點擊率高達 69%
換句話說,10 個人裡有 6–7 個人搜尋後就結束了,不會再去你網站。
哪些搜尋最容易觸發 AIO?
- 問句搜尋(為什麼、什麼時候、是誰)→ 60% 機率
- 長尾關鍵字(10 個字以上)→ 53% 機率
- 完整句子搜尋 → 36% 機率
- 資訊型搜尋(百科、FAQ、定義、規格)→ 幾乎必定觸發
這代表過去網站最常寫的 「百科型文章」與 FAQ,在 AIO 時代最容易被取代。
使用者行為的轉變
- 有 AI 摘要時,只有 8% 的人會點擊網站(vs 無 AI 摘要的 15%)。
- 26% 的人會直接結束搜尋(vs 無 AI 摘要的 16%)。
- 即使有來源連結,只有 1% 的人會點進去。
情境模擬:
想像你經營一家醫療器材公司,寫了篇「血壓計正確使用方法」文章,本來每月帶來穩定流量。現在搜尋「如何用血壓計」,Google 直接生成一段文字教學,並附上某醫療協會的來源。結果是:你的文章幾乎不再被點擊。

網站排名 vs 被引用:兩場不同的戰爭
排名≠被引用
很多人以為「只要排名第一就能被 AIO 抓取」,但實際上並不絕對。
- 排名第 1:33% 機率被引用
- 排名第 10:13% 機率
- 排名第 20:7% 機率
- 51% 的引用甚至來自 前 20 名以外的網站
這代表 AIO 的邏輯是「抓取可信任的內容」,而不是單純依排名。
影響引用的關鍵因素
- 品牌權威:是否被公認為專業來源
- 內容結構:FAQ、表格、列表更容易被 AI 讀懂
- E-E-A-T:專業性(Expertise)、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可信度(Trustworthiness)、經驗(Experience)
- Schema 標記:幫助 AI 理解內容的結構
重點:
AIO 的遊戲規則,從「誰排第一」轉為「誰更值得信任」。
案例分析:國外與台灣
國外案例
- Writesonic:分析百萬個 AIO,發現排名第一只有三分之一會被引用。後來他們開始大量使用 FAQ、結構化數據,維持流量優勢。
- 美國法律事務所:透過 FAQ 格式撰寫「免費法律諮詢常見問題」,雖然流量減少,但 AIO 提高了高價值客戶的轉換率。
台灣觀察
- 新聞網站:自由、聯合等新聞媒體發現,AIO 直接給出新聞摘要,導致點擊流量下滑,廣告收益受影響。
情境補充:
一間桃園在地餐飲品牌,原本靠 Google 排名第一吸引「外送便當」流量。現在搜尋這關鍵字時,AIO 直接給出幾家外送平台的推薦,該品牌流量幾乎被平台吃掉。如果這時沒有強化 品牌搜尋(例如「XX餐廳便當」),客人就完全流向別人。
中小企業應如何應對?
階段性策略
第一階段:基礎建設
- 啟用 GA4、GSC 追蹤 AIO 曝光與引用
- 優化網站速度、手機友善度
- 完善 Google 商家檔案(本地搜尋依然重要)
第二階段:內容優化
- 撰寫 FAQ、清單型、案例型文章
- 深度剖析,避免「百科式內容」
- 使用 Schema(FAQ、HowTo、Product)
第三階段:品牌與權威建設
- 獲取外部高品質連結
- 發布專業文章與客戶案例
- 建立社群互動與顧客評論
快速檢查清單
☑ 我是否有 FAQ schema?
☑ 是否定期追蹤哪些頁面被 AIO 引用?
☑ 是否有至少一篇「獨家案例研究」?
☑ 我的品牌名稱是否能觸發正確搜尋結果?
SME 的機會
- Google 並不特別偏好大品牌,只要內容專業,中小企業也能被引用。
- 本地化優勢:在地 SEO(Google Maps、在地關鍵字)在 AIO 時代更重要。
- 價值導向:專注於解決顧客問題,而不是僅僅搶排名。
這不是 SEO 的結束,而是進化的開始
AI Overviews 的出現,確實讓很多網站流量下滑,許多老闆甚至誤以為「SEO 沒用了」。但事實恰好相反:
SEO 正在從「排名比賽」進化成「品牌與價值比賽」。
能夠被 AI 引用、能在零點擊時代留下品牌印象的企業,才是真正的贏家。
中小企業若能及早調整策略,不僅能避免被邊緣化,還能趁這波變革搶到先發優勢。
想知道你的網站是否已經被 AI Overviews 引用?
或者,你擔心網站流量持續下滑?
康思迅數位專注於 SEO+AI 優化,能幫你:
- 分析目前網站哪些頁面容易被 AIO 引用
- 規劃 FAQ、案例文章與 Schema 結構化數據
- 建立品牌聲量,提升在 AI 搜尋時代的能見度
👉 歡迎聯繫我們,獲取 優化健檢,讓你的品牌在 AI 搜尋新時代不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