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建材市場競爭激烈,地板、壁紙與磁磚供應商在面對室內設計公司、裝修公司、甚至是個別自住業主時,如何脫穎而出?一味地靠價格戰,往往只會削弱利潤,無法建立長期客戶關係。
康思迅數位建議的策略是:「內容行銷結合即時通訊服務,創造雙向的價值溝通與即刻行動。」
以下,我們將帶你拆解幾種內容行銷與即時溝通工具的應用方式,並舉國內外案例佐證。
建材產業為什麼需要做「內容行銷」?
很多建材供應商認為:我賣的是產品,不是故事。但實際上,你的產品怎麼運用、怎麼搭配、怎麼解決空間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故事,這些內容就是吸引設計師、工程業主與消費者注意的關鍵。
📌 可以嘗試的內容行銷素材類型:
內容類型 | 實例範例 | 適合平台 |
---|---|---|
案例展示 | 「此案件使用我們的義大利磁磚,打造工業風辦公室」 | FB貼文/部落格 |
材料知識懶人包 | 「PVC地板跟SPC地板有什麼差別?」 | 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 |
色彩搭配建議 | 「北歐風小坪數,選這款白橡木地板就對了!」 | IG圖文/部落格 |
施工技巧或注意事項 | 「黏貼壁紙有哪些地雷?這5個地方別忽略」 | LINE官方帳號推播 |
風格趨勢分享 | 「2025室內設計3大主流色系」 | FB粉專/電子報 |
這些內容可以放在自家官網、社群平台,也可以設計成**「圖文合一」的快速吸收型內容**,降低閱讀門檻,提高分享率。
用「即時通訊」打開銷售與顧問型服務的入口
內容讓人對你產生興趣,但如何把這股興趣快速轉化成詢問,甚至成交?答案是:導入即時通訊,降低詢問門檻。
✅ 建議使用的即時通訊工具與場景
工具 | 適用場景 | 建議功能 |
---|---|---|
LINE 官方帳號 | 一對一諮詢、報價、發送懶人包 | 設定自動回覆、常見問題導引、圖文選單 |
Facebook Messenger | 粉專私訊互動 | 導流至LINE、快速回覆、真人接手 |
WhatsApp/Telegram(國際市場) | 跨國業主或設計師溝通用 | 多語系客服、施工流程問答 |
搭配官網CTA設計或社群文章「點我諮詢」連結,能有效導引目標族群進入私訊溝通流程。
從潛在客戶到成交的三步曲:內容吸引 → 即時導引 → 成交建立信任
讓我們以實際行銷流程來整合這兩種策略:
- 發布內容:在FB粉專上發佈「廚房防滑磁磚推薦」圖文貼文,附上實際案例照片與材料優勢說明。
- 加上行動呼籲:貼文最後引導「歡迎加LINE免費諮詢,幫你搭配最適合的防滑磁磚」。
- LINE裡自動導引:用關鍵字判別導引到施工注意事項、報價區間、地區服務範圍資訊,並由業務後續接手詳談。
這種「內容產出 + 對話承接 + 成交引導」的完整流程,能大幅縮短潛在客戶的決策週期。
國內外案例:建材行銷怎麼玩出特色?
🇹🇼 台灣案例:OOO建材 LINE線上接單搭配圖文選單
OOO建材為磁磚與地板供應商,過去仰賴通路銷售與電話詢價。近年開始經營LINE官方帳號,透過設定圖文選單與自動關鍵字回覆,使用者可一鍵取得材質圖鑑、報價試算表與庫存資訊。也讓設計師在現場與業主溝通時,即時調出產品圖搭配風格討論,極大提升專業形象與成交率。
🇺🇸 美國案例:The Tile Shop 結合內容與線上預約諮詢
美國連鎖磁磚品牌 The Tile Shop 在其網站與社群經營大量空間搭配範例,甚至有「風格搜尋器」讓用戶輸入空間大小、想要的氛圍,就能推薦對應產品。搭配線上預約諮詢與1對1客製化選品服務,有效將高價值顧客轉進實體門市。
地板/壁紙/磁磚供應商的行銷痛點與內容突破口
行銷痛點 | 解法建議(內容與即時通訊策略) |
---|---|
客戶不了解產品差異,價格比價嚴重 | 發布材料比較與應用差異內容,透過LINE導入產品諮詢 |
不熟社群經營,貼文互動少 | 採用「實際施工前後對比照」吸睛素材,搭配CTA引導私訊 |
設計師與業主聯絡分離,溝通成本高 | LINE設立不同功能導引選單,例如「我是設計師/我是屋主」 |
官網沒有即時回應功能,導致客戶流失 | 導入LINE API或FB Messenger Chat plugin |
康思迅數位的觀點:行銷建材的本質,是「讓客戶敢選你、懂選你、快選你」
在協助眾多傳統產業數位轉型的經驗中,我們發現:越是「技術型產品」或「非即購品項」的產業,越需要用內容建立信任、用即時通訊降低成交門檻。
康思迅數位可以協助地板、壁紙、磁磚供應商:
- 建立官網與內容管理系統(CMS),讓你持續更新案例與搭配建議
- 設計LINE官方帳號邏輯與自動回覆腳本,讓私訊轉換更高效
- 規劃社群經營腳本與廣告策略,讓你打到設計師與業主真正會看的平台
- 教育你的業務團隊如何使用即時通訊做內容延伸與顧問銷售
比起天天喊特價,你更需要建立「品牌式供應商」形象
地板、壁紙、磁磚等建材供應,其實承擔著空間美學、使用安全與風格品味的關鍵角色。透過內容讓人理解你的專業與價值,再用即時通訊承接溝通與詢價需求,你不再只是「有沒有貨的供應商」,而是業主與設計師信賴的品牌夥伴。
讓我們一起讓建材行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