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眾就醫習慣的轉變,很多人已經不再單靠「朋友介紹」或「住家附近」來選診所,而是先拿起手機搜尋:「內科診所推薦」「家醫科看感冒附近診所」「小孩發燒去哪裡看比較好」……這些搜尋結果直接影響病患的第一印象與選擇。
對診所經營者來說,除了醫療專業,如何透過 數位行銷 建立信任、提升曝光,已經成為能否吸引新病患、維持回診率的關鍵。
本文將從三個方向切入:
- GMB(Google 商家檔案):掌握搜尋入口,讓病人更快找到你
- Facebook 行銷:拉近距離,打造診所的親和力
- 內容行銷:用專業與故事增加信任感
GMB:讓診所成為「搜尋首選」
1. 為什麼 GMB 對診所特別重要?
民眾搜尋「診所」時,Google 會優先顯示地圖結果(Google Maps)與商家檔案,病患通常不會一一點進網站,而是直接在地圖上比較:
- 哪裡最近?
- 營業時間?
- 評價高不高?
- 有沒有門診時間表?
這些都在 GMB 上一目了然。對診所來說,經營好 GMB 幾乎等於「把招牌掛在網路上」。
2. 案例分享:台北某家家醫科診所
該診所在 GMB 完整放上門診時段、醫師專長、交通方式,並定期回覆評論。某次有病患留言「候診區很乾淨,但建議多一點兒童繪本」,診所不僅回覆「謝謝建議,下週會增設兒童繪本角落」,還真的上傳照片。結果不但獲得 30+ 個讚,還在當地社群被分享「最用心的診所」。
這樣的互動,直接提高了診所在 Google Maps 的曝光機會。
3. GMB 優化實際步驟
- 基本資訊完整化:門診時間、電話、地址、專長科別、急診與否
- 照片經營:候診室、診間環境、醫師照片,避免只有建築外觀
- 評論管理:引導病患留下真實評價,並且公開回覆
- 貼文功能:像小型部落格,可公告疫苗、健檢方案
4. 常見錯誤(反面教材)
- 沒更新門診時間 → 病患撲空,留下負評
- 照片過於老舊或模糊 → 降低專業形象
- 沒有回應評論 → 讓負評長期掛著,形成信任危機
重點提醒: 對診所而言,GMB 就是「線上第一印象」,要像維護門口看板一樣用心。
Facebook:建立診所的親和力與連結
1. 為什麼診所要用 Facebook?
病患並不只想要「治療」,他們也關心:醫師是不是親切?環境是不是舒服?會不會有最新資訊提醒?
而 Facebook 的特性,就是能讓診所「有溫度」地與病人互動。
2. 案例分享:台中某內科診所
這間診所每週固定發一篇貼文,內容包含:
- 季節性保健提醒(例如「換季過敏注意」)
- 疾病衛教(簡單易懂的圖卡)
- 診所小故事(醫師參加公益健檢活動照片)
粉絲專頁追蹤數不高(約 1500 人),但互動率卻很高,病患常在貼文下留言「謝謝醫師提醒」「這個小知識好實用」。
這樣的累積,不只讓老病患增加信任感,也會讓新病患「更願意選擇這家診所」。
3. FB 行銷具體做法
- 內容類型
- 小知識圖卡(用簡單插圖解釋「怎麼判斷感冒 vs 流感」)
- 季節提醒(流感疫苗、腸病毒季節)
- 活動公告(免費健檢、社區講座)
- 醫師日常(參加馬拉松、診所義診)
- 互動方式
- 問答貼文(「你最怕的過敏原是什麼?」)
- 留言抽獎(口罩、防疫小禮物)
- 廣告投放
- 針對「3 公里內」居民投放疫苗或健檢廣告,效果通常比全台投放更精準
4. 常見錯誤
- 長篇醫學理論貼文 → 病患看不懂、不想看
- 完全只貼公告 → 粉專淪為「電子公告欄」
- 廣告設定範圍太大 → 浪費預算,卻沒有轉換
重點提醒: Facebook 行銷不是「堆資訊」,而是透過親切互動,讓病患覺得「這間診所值得信任」。
內容行銷:用專業打造診所品牌
1. 為什麼內容行銷對診所重要?
診所不像餐廳靠「打卡」,而是靠「專業」與「信任」。
內容行銷就是讓病患在需要時,能直接找到你的解答,進而信任你。
2. 案例分享:美國小型家醫科診所
這間診所經營了一個部落格,內容包括:
- 「五個判斷該不該去急診的指標」
- 「兒童高燒怎麼處理」
- 「糖尿病日常飲食建議」
結果當地媽媽社團常轉貼這些文章,診所的自然流量提升三倍,新患者來源中有一半表示「因為看到部落格文章而來」。
3. 診所內容行銷的具體形式
- 部落格文章:SEO 排名關鍵字,如「小孩發燒看哪一科」「慢性病診所」
- 衛教單張數位化:將紙本衛教單轉換為 FB 圖文或網站文章
- 影音短片:醫師用 1 分鐘解釋「流感與一般感冒差異」
- LINE 官方帳號:定期推播健康提醒(用戶可直接預約)
4. 常見錯誤
- 貼文內容過於專業艱澀,導致病患讀不懂
- 內容沒有持續更新,最後變成「診所過去式」
- 完全複製別人的衛教文章,缺乏診所特色
重點提醒: 內容行銷不是要「取代醫師看診」,而是要在病人還沒踏進診所前,先讓他覺得「你是可信賴的醫師」。
O2O(線上到線下)的整合應用
光是經營線上還不夠,診所需要把「數位曝光」轉換成「實際就診」。
可以這樣做:
- Google 地圖點擊 → 預約掛號連結
- FB 貼文 → LINE 官方帳號加入 → 線上預約
- 網站文章 → 健康檢查表下載 → 填單預約
這樣的閉環設計,能把數位行銷的流量真正轉化成病患。
康思迅數位如何協助診所?
在康思迅數位,我們協助過多家診所與醫療單位,從 網站架設、GMB 優化、SEO、FB 廣告到 LINE 官方帳號導流,完整建立數位行銷主場。
舉例來說:我們曾協助新竹某內科診所,重新優化 GMB 與網站 SEO,三個月內「新竹內科診所」相關關鍵字排名進到前三,病患自然來電數提升了 45%。
如果您是診所經營者,希望讓更多新病患找到您,並且讓老病患回診率更高,我們能提供完整的策略規劃,幫助您的診所成為在地「第一選擇」。
診所行銷的核心是「信任」
無論是 GMB、Facebook,還是內容行銷,最終目的不是單純曝光,而是讓病患在搜尋與選擇時,感受到診所的專業、用心與溫度。
有溫度的數位行銷,才能帶來真正的病患信任與長期經營。